大冶市智慧农房全过程数字化平台
描述:1、项目背景
大冶市现有约18万农房户主,存量农房约53万栋,分布在13个乡镇、322个行政村。在实际农房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在宅基地使用方面,宅基地管理薄弱、宅基地审批中建筑风貌管控薄弱、宅基地监管执法薄弱、宅基地闲置浪费;在农房安全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安全隐患监管薄弱(违规改建、违法改变用途、长期空置等)、危房缺乏动态监测。房屋数据分散存储于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镇等不同部门,格式标准不一,难以实现高效共享与利用。
2、拟解决的问题
面向农村建房审批、建设、监管场景,解决农村房屋数据分散、管理流程繁琐、基层治理粗放等问题,实现农房从宅基地申请到建设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促进农村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3、采用的核心产品
大冶市智慧农房全过程数字化平台,是国内第一个实现用地、规划、建设、使用全生命期全过程的农房质量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集成了BIM、CIM、GIS、AI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新技术,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支持,引领我国农房管理产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我国全面乡村振兴。
平台包括三大板块: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系统、农房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农房全生命期安全监管系统。平台三大板块互联互通,农户凭审批通过的宅基地和建房申请在农房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选房建房,宅基地数据和农房建设数据自动同步至农房全生命期安全监管系统,形成农房全生...
合作咨询
1、项目背景
大冶市现有约18万农房户主,存量农房约53万栋,分布在13个乡镇、322个行政村。在实际农房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在宅基地使用方面,宅基地管理薄弱、宅基地审批中建筑风貌管控薄弱、宅基地监管执法薄弱、宅基地闲置浪费;在农房安全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安全隐患监管薄弱(违规改建、违法改变用途、长期空置等)、危房缺乏动态监测。房屋数据分散存储于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镇等不同部门,格式标准不一,难以实现高效共享与利用。
2、拟解决的问题
面向农村建房审批、建设、监管场景,解决农村房屋数据分散、管理流程繁琐、基层治理粗放等问题,实现农房从宅基地申请到建设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促进农村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3、采用的核心产品
大冶市智慧农房全过程数字化平台,是国内第一个实现用地、规划、建设、使用全生命期全过程的农房质量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集成了BIM、CIM、GIS、AI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新技术,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支持,引领我国农房管理产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我国全面乡村振兴。
平台包括三大板块: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系统、农房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农房全生命期安全监管系统。平台三大板块互联互通,农户凭审批通过的宅基地和建房申请在农房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选房建房,宅基地数据和农房建设数据自动同步至农房全生命期安全监管系统,形成农房全生命期数据。
4、赋能成效
大冶市智慧农房全过程数字化平台基于大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融合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整合农业农村、住建、自然资源、民政4部门8类图层,构建农房“一张图”,实现宅基地多部门协同审批,乡镇可核查农房的“三区三线”合规性,调用全域影像辅助决策。大冶市智慧农房全过程数字化平台首创农村标准地址流水线,联动黄石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标准地址总线,为农房生成统一标准地址。
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系统自2024年6月26日全面上线以来,宅基地申请总数2859条,已有767宗宅基地审批通过、发放证书。线上联合审批使办理时长从平均45天压缩至36天,效率提升20%,并发放带统一标准地址的《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规划许可证》。